资源导航

【王东岳】追溯国学起源

1989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16-01-19 15:42:55

3.59 GB

类型:百科

Tags:

资源简介:

 王东岳 追溯国学起源

画外音:国学与文化,暗藏玄机。
王东岳:欧洲人讲性,中国人讲食。
画外音:国学与科学关系复杂?
王东岳:所有科学都是单刃刀,只砍你的生存技术。
画外音:国学与生存命中注定?
梁冬:中国人讲中庸啊,是站在全球格局上。
王东岳:跟我们的生存格局相匹配。
画外音:《国学堂》梁冬、王东岳带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共同探讨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
  
梁 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一直以来呢,我很希望啊,有一个人能够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对比里面去讲国 学。因为就有如说你讲男人,你就一定要讲女人一样。所以讲国学,一定要打通来横跨来讲呢,才更加理解。结果呢,心念一闪,震动十方。还真让我找到这么一位 老师。前一段时间呢,我和徐文兵老师啊去黄帝陵祭祖的时候呢,碰到了独立学者——王东岳老师。那王东岳老师呢,就是这么样一位老师。诶,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和徐文兵老师呢跟他聊天的时候啊,惊为天人,很有趣。所以呢,今天就把这位王东岳老师,独立学者呢,王东岳老师呢请到了我们现场。王老师你好。
王东岳:梁冬,你好。
梁冬:诶,王老师啊,就是说,什么叫独立学者,首先是?我看你的名片上就是独立学者。
王东岳:呵呵呵,我是不在任何一个学术机构中工作,就是钻在自己所在的书房里。
梁冬:那你这个做独立学者做了多少年?
王东岳:哎呀,前前后后有二十年左右了吧?
梁冬:就是在终南山脚喽?
王东岳:依山傍水,后面就是秦岭,旁边就有一条河叫太平河。所以那个地方非常有景。
梁冬:诶,我听说有本书叫《空谷幽兰》啦,它说呢,在终南山呢,到现在都有很多隐修的人,那个秘修的人啊,在山洞里边,据你所知,就是说到现在还有没有这种隐士?
王东岳:有啊。终南有……这个秦岭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庙宇,都是在一些比较特别不容易到的地方,这些大多数啊,就是佛教和道教的人,我曾经见到过十七八岁,高中毕业以后呢,突然间就出家了的小伙子。然后他就和我聊起,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做佛教最后上佛学院,我很吃惊。
梁冬:那么你在这二十多年做学问的过程当中,你主要是研究哪些东西呢?
王东岳:我主要研究哲学。哲学,最重要的,它和现在的一般的学问的区别就是哲学是追究终极的,而一般学问是讨论具体问题的。
字幕提示:
   哲学是追求终极的,而一般学问则是讨论具体问题。
王 东岳:而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会有上百个因素影响它。你比如说咱们烧这个茶杯,它要这个土料、泥料要好,然后呢师傅的工艺,做的师傅工艺要好,火候要好, 这个釉彩也要好,它要有上百个因素影响它,这个杯子才能烧好。可是你把任何一个因素呢……你要问这个杯子为什么好?你拿任何一个因素都说不清它,所谓现在 的科学实验室是干什么的?它就是把多因素里面的的其他因素,屏蔽在外面,把一个因素调进来研究,是不是?
梁冬:嗯。
王东岳:这就叫实验室。可是这样研究完,仍然说明不了问题,为什么?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会是什么状态呢?每一个因素互相排列组合,又是什么状态呢?所以科学上说的话永远都是错的。否则,怎么会十年就翻新一遍呢?
梁冬:呵呵呵,所以你认为科学是不足信的。
字幕提示:
   所有人类的知识都是不足信的。
——王东岳
王 东岳:诶,不,就是所有人类的知识都是不足信的,只不过是不足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了。看一看,这个地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稳定这个统治西方的这个农业 文明,一千四百年。哥白尼的日心说出来,四百年都没到,大部分错了,他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他说行星是围绕太阳转是正圆形轨道,是 椭圆形轨道。好,牛顿的学说,只出来了二百年,是不是?
梁冬:对。
王东岳:就被爱因斯坦挤到后排座去了。然后爱因斯坦就赶紧宣布,说是我的学说只是一个短命的过渡。你可见,你会发现啊,这个知识的寿命越来越短,我只能理解为,就是人类知识的含金量是下降的,我们可不要说,我们越来越接近真理,我们一定是离真理越来越远的。
字幕提示:
我们一定是离真理越来越远。
——王东岳
梁冬:呵呵呵,这个有意思有意思。诶,那你在研究这些东西的过程里面,你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因为毕竟我们是这个《国学堂》节目嘛。
王东岳:对,对。
梁冬:你发现这个……我想中国文化一定是跟中国人有关。那现在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是怎么来的呢?
王东岳:现在有一个学说,叫线粒体夏娃。现在全球所有的人类,都是十四万年以前,东非的某一个女性的后代,所以叫线粒体夏娃。亚当夏娃的那个夏娃。
梁冬:当时她除了这一个女性之外,当年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女性嘛?
王东岳:是啊,是啊。
梁冬:但是为什么只有她的这个东西传到了全世界呢?
王东岳:当然这只是个说法。意思就是说,当时是十四万年前的这一个基因传下来的。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直立人,就是人类已经有三百万年到五百万年的历史了。
梁冬:对。
王 东岳:比如我们中国的北京猿人,已经五十万年了,有蓝田猿人,六七十万年了。但是呢,现在这个问题还是争论的,这只是现在的一种说法,就是说现在的这个三 百万年前的这个直立人啊,包括五十万年前的直立人啊,都已经灭绝了。我们现在地球上的人给一个名字,叫现代智人。现代智人仅仅是十四万年前的这一系传下来 的。
梁冬:如果你说全世界现在所有人都是从一个人那传过来的。那为什么有黑人、白人、黄种人呢?
王东岳:它最初是在东非这个地方,然后呢……
梁冬:对,是黑人嘛。
王东岳:对,对对。他一定是黑人啦,那个地方光照很强,所以他的皮肤一定要是黑色的……
梁冬:为什么呢?
王东岳:因为呢,太阳光……紫外线对皮肤……皮下组织是有伤害的。
梁冬:对。
王 东岳:如果照射过度的话,它就会引起皮肤细胞恶变,这就是癌症嘛。所以呢,他这个……他当地人……他在这个地方,这一组人肯定会有一个突然的基因的突变, 比如说使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者他应对世界生存的方式有了一个变化,人类的智慧不是人类独有的,是从动物中慢慢进化过来的。
字幕提示:
   人类的智慧,是从动物中慢慢进化过来的。
——王东岳
梁冬:对。
王 东岳:只不过他这儿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异,使得他突然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稍微变强一点。然后呢他人数量一大,他就得迁徙吧,这块地方,比如说,能养一千人, 两千人,没吃的了,他就得迁徙。所以呢,这个迁徙过程可不是今天的旅游,他是到一个地方,这个环境能生存,就在这生存,生存不了才迁徙。所以十四万年前的 人,最后走出非洲的时候,大概也已经是七万年以前。
(短 片)画外音:关于现在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类,到底是如何兴起,并占据了整个生物圈的?一直以来,都是观点不一,争论不休。有几位人类学家,通过最近的一些 考察证据,他们认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第一批现代人最可能出现的地方,后来迫于生存的需要,他们顺着非洲走,去到了埃及,然后来到了两河,产生了后来的 两河文明——古巴比伦。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往北走到欧洲,一支往东走。往东的分成两拨,一拨顺着南亚走,进入中国;另一拨从白令海峡,来到了美洲,这就是 后来的印第安人。迁到哪儿大约是1.5万年前,迁到东亚大约是3.5万年前,迁到欧洲大约是4万年前,而迁到北非大概是六七万年前。
字幕提示:
人类迁徙美洲 大约1.5万年前
东亚(包括中国)   大约3.5万年前
欧洲 大约4万年前
北非 大约6、7万年前
梁冬:所以有一些广东人呢,前一些年前,一两百年前啊,去到美洲的时候呢,发现印第安人很多东西跟他们很像。
王东岳:对,对,对。
梁冬:跟广东人很像。
王东岳:而且他们说话的某些语音啊,都和中国最原始的,和说话的某些词是很像的。
梁冬:呵呵,比如像说福建人和广东人说的话,跟唐朝人说的话很像的。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下节提示:
王东岳:什么叫“国学”啊,不中不西之学,国将不国之学。
梁冬:这就话说得很深刻啊。
王东岳:啊,对。
梁冬:中国这个地方,还真是受了这个恩赐啊。
王东岳:河南这个地方可真是一块宝地,它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
画外音:您现在收看的是《旅游卫视》最新鲜的文化节目《国学堂》。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请到独立学者——王东岳老师,跟我们讲到了用几分钟的时间讲了,人类的大迁徙啊。为什么这样同一个人种,分出来之后呢,有些人是白人,变成了白人,有些人变成了黑人,有些人变成了黄人啊?
王东岳:我们说在这短短的几万年里面,人是不可能发生重要变化的。
梁冬:对。
王东岳:所以我们人类的智力应该是一样的。
梁冬:对。
字幕提示:
   人的生理要发生变化,至少得上百万年。
王 东岳:因为人的生理上要发生重要的变化,最少得上百万年,但是到了四万年的时间,足已在一些小的地方发生小的区别。比如到欧洲的人,他为什么变白了呢?因 为那个地方阳光照射的时间很短,在欧洲生活过的人,比如说在英国生活过的人,到冬天,它白天只有几个小时。你到冰岛去,它会出现连续几个月的黑夜,比如冬 天,或者夏天连续几个月的白天。所以它的光照时间就很短,那么皮肤黑的人,到了那个地方,很快,孩子啊,得了软骨病,根本就活不了,就被自然选择淘汰了, 只有那个突变,皮肤发白了的人才能存活下来。
梁冬:当时受歧视的,因为大家都是黑人,他是白人嘛,他受歧视,他活下来了。
王东岳:对,对,对。
梁冬:受歧视,但是他活下来了。
王 东岳:对,他活下来了,然后他的子孙反而繁盛。那么他接受紫外线,他能够健壮的成长。他鼻管,欧洲人为什么鼻子又高又大,那个地方的纬度……欧洲的纬度要 比中国东北的纬度高多了,干冷空气对肺、支气管是个严重的损伤。所以中国东北地方得支气管、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就特别多。那么鼻管变长,它起到的作用是暖化 和湿化空气。
梁冬:噢。
王东岳:所以你如果鼻管短的人,你在那不停得肺炎,你死了,被自然选择淘汰了,把鼻管长的人留下来了。高鼻子、白皮肤就这样出来了。
梁冬:噢,这样子啊!
王东岳:非洲人他必须很黑,免得紫外线照射皮肤太强,赤道地方紫外线很强,造成皮肤癌。我们住在温带地区,中纬度地区,所以我们居于两者之间,鼻子不高不低,皮肤不黑不白,黄种人就是这么一个……
梁冬:噢,所以说中国人讲中庸嘛,是站在全球格局上来讲的。
字幕提示:
   中国人讲“中庸”,是站在全球格局上的。
——梁冬
王东岳:呵呵,也就是我们一开始处的那个位置就中庸。
梁冬:对,所以说整个中庸文化,为什么讲中道,是吧,也可以跟这个东西就有很大的关联性了。好,我们讲到来到中国的这一支嚎,这些人,按照这个学说吧。那么,这一些人,他们是怎样慢慢地演化出了这个,当今我们称之为中国“国学”的这些东西的呢?
王东岳:对,东亚这片地方啊,它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主要是在和“西学”比较。
梁冬:对。
王 东岳:所谓的欧洲的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是通过阿拉伯人那儿,把资料重新翻译,把古希腊又捡回来,振兴为今天的世界文明。所以呢中国文明是古代完整保留 下来的唯一的文明。但是呢由于古希腊文明缔造了今天的这个现代文明,所以呢我们现在说国学,是相对这个古希腊的这个“西学”,也就是现在西学文明的“西 学”而言的。所以呢北大有一个教授叫李零,他说国学说得很好,他说,什么叫“国学”啊?不中不西之学,国将不国之学。
字幕提示:
“国学”:
不中不西之学,国将不国之学。
——北大教授 李零
梁冬:哦?这个话说的很深刻啊。
王东岳:啊,对。就是说你肯定你这个“国学”,是面临了“西学”的冲击,你才是“国学”,如果全球都是中国,哪有什么“国学”可言?
梁冬:对。
王东岳:好,那么中国这块地方,它为什么会产生“国学”呢?会产生……
梁冬:就是我们这个称之为“国学”的这个东西。
王东岳:对,对,对,它为什么会孕育这个东西呢?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原始的生存条件造成的。
梁冬:怎么个条件生存法?
王 东岳:看,首先,它很封闭,它这边是,东边是太平洋,古人根本没法越过,北面是高寒地带,西面是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都在那儿,南面是横断山脉。所以它就 把这个地方的人局限在这了,它和西方文化的摇篮,环地中海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地中海那儿是一个内湖,地中海相当于一个内湖,古人刻一叶扁舟就能越过去,然 后呢他们交流很厉害,所以他们就会有个半商业文明。而且古希腊那个地方不适宜耕种,它的土地情况很差,它是荒漠、石头,大地上满都是这种东西。中国就不一 样了,中国的文明完全是黄河中游文明,我们把它叫中原文明。中原早期只有很小一块啊,为什么管它叫做中原文明啊?河南那个地方啊,是黄河中游,中国上面, 黄河的上游,有一个黄土高原,说来黄土高原是一个关键的地方。
梁冬:怎么个关键法?
王东岳:地球表面上平均土壤厚度只有零点五米,那么怎么黄土高原的这个土的堆积层就达七百米到两千米之厚。
字幕提示:
   地球表面平均土壤0.5米,而黄土高原达到700-2000米厚,究竟是何原因?
梁冬:是什么原因呢?整个地球只有这一块地方这样吗?
王东岳:对,对,对,整个地球只有这块地方,这是地质上非常奇怪的一个地貌。曾经困扰地质学界很长时间,搞不清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土壤这么厚。现在有研究认为,这是地球信风造成的。
梁冬:怎么说?
王 东岳:信风——就是那个有诚信的风。这个风讲诚信,它老是按照一个方式刮,就会形成一个很特殊的气旋,恰恰就落在了黄土高原这片地方。在这个地方,可能风 在这个地方骤然全停止,而刮起来的最细,土壤里最细的这些部分,就这样经过亿万年的累积,统统落在了这个地方,这就是黄土高原的形成。
梁冬:所以说中国这个地方真是受了这个恩赐哦,就是现在河南这个地方了。
王 东岳:对,对,对,以河南为中心这一小片。河南这个地方可真是一块宝地,它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那么黄土呢,这个地方很细啊,它是最细的土壤才能被风带过 来,粗的都是不行的。所以它这个地方留下的土地,是由最原始的工具,比如一个木棍,上面绑一块小石头,绑一块带尖的石头,在地上一划,就相当于犁,它就能 犁开,上面长不了大树,它都长灌木,一把火,刀耕火种,马上就可以下种子,它就可以长粮食,所以它农业文明特别容易发展。
梁冬:噢,所以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全世界最成熟、最发达的文明。
字幕提示:
   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全世界最成熟、最发达的。
——梁冬
王东岳:对,对,对,它就从迁徙历史上你看,它的这个时间是比较迟的,对吧?所以你看古埃及的文明要比中国要早两千年,五千年前就有文字了,而中国三千三百年才见甲骨文。
梁冬:对。
王东岳:两河地区的文字也比中国早,它的这个古文明也比中国更往前一些,按迁徙路线,它定居得早。欧洲呢到哪儿四万年前,咱们这儿三点五万年前,欧洲应该也比咱们发达,为什么它农业文明没咱们发达呢?
梁冬:诶,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那这种的地质地貌又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什么影响?又怎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
下节提示:
王东岳:七十二小时这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细菌,它的量可以繁殖多大呢?
梁冬:多大?
王东岳:地球这么大。
梁冬:这么大?!
王东岳:对,对,对。你就想生殖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梁冬:那放开生的很了不起。
王东岳:啊,很了不得。
梁 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国学堂》。刚才呢和独立学者王东岳老师啊,聊到一个话题,由于地球这个自转、公转,这个信风等等等等, 导致了这种中国的黄土特别厚。因为黄土特别厚,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冲积平原,所以就孕育了中华文明,对吧?那这个文明跟西方的这个文明有什么差别?这个 从开始时它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差别?
王东岳:按理说西方人迁徙的时间,到这个地方……到欧洲定居,和我们中国差不多。
梁冬:对。
王东岳:甚至还偏早一点。
梁冬:对。
王 东岳:可是它农业文明,在早期农业文明的时候,它比中国落后多了。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片特别容易耕作的黄土平原造成的。那么英国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 学家叫汤因比,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说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呀,不是那个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是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因为在最差的地方,人没法生存。
字幕提示:
   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不在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在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
梁冬:对。
王 东岳:而是自然条件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的那些地方,都是文明的发祥地。你比如中国黄土这个……你今天看河南那一片地方,或者北方,比起江南楚地——长江以 南要差远了。可是长江以南楚地,当时不可能成为文明发祥地。原因是什么?因为那条件太好,它能长成非常大的密林,大乔木。而黄河以北这个地方呢,它只能是 降雨量比较低,气温啊等等原因,它只能长灌木。所以,灌木你一把火烧,它就能种地了,可那个地方,它乔木它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人类农业文明以前是采猎生 存。
梁冬:对。
王东岳:所谓采就是像猴子一样,把果子吃;所谓猎,就像老虎一样捕动物吃。所以采猎状态这个文明,和动物的生存方式没有区别。那么原始大森林里,既有大量的森林,它当然果实是丰富,动物也多,采猎很容易继续,其次……
梁冬:实际上挖点人参吃也可以。
王东岳:对,对,对,所以你用不着种地,种地很辛苦啊。
梁冬:对。
王东岳:那么第二个呢?你要真要是没啥吃了,你要想种地,你开垦一亩地试试。你现在拿一把钢斧砍倒一棵大树,你得几十个小时吧?
梁冬:对。
王东岳:然后你把那个树根挖出来,你没十天半个月你挖不出来,古人要拿一个石斧,要把树砍倒,然后再把根挖出来,几棵树才构成一亩地,他猴年马月都搞不出一亩地来。
梁冬:只能搞气功了。
王东岳:对,对,对,所以它……
梁冬:气功也搞不了那么多。
王东岳:所以它那个条件好,反而成不了农业文明的地方。
梁冬:对。
王 东岳:你看欧洲,欧洲大陆当时长一种树叫云杉。我可在我的园子里种过这种树,我种那个云杉啊,五年长不了一尺高,可是欧洲当年的那个云杉啊,可以长十米高 的大树,布满欧洲。你想,欧洲人怎么去开荒?而中国的这个中原地方呢,它是特别适合于农业文明。然后呢我们这个中纬度地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地方呢, 由于光照状态和人的生理状态特别适应。而人的生理是被生物种调节的,所以我们的生物钟……过去生物钟怎么建立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走。那么, 所以我们今天有灯泡了,有电视了,大家全要得病了,你把生物钟搅乱了。
梁冬:电灯的发明是对人类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因素。
王 东岳:对,对,对,我们过去说科学是双刃剑,是吧?电灯肯定是没有错的吧?我们认为电灯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不是的,所有科学都是单刃刀,只砍你 的生存技术,你得放长看,你才能慢慢明白它是咋回事。那么欧洲那个地方呢?它的那个光照啊,包括俄罗斯啊,他们那些地方偏北,光照时间不恒定,夏天偏多 了,冬天偏少了,光照时间对他的生物钟影响很大,所以欧洲人讲性,中国人讲食,这是缺啥喊啥。欧洲那边生孩子比较难,而中国这边他就不讲性,压抑住性,他 生孩子生的没完没了。所以这个地方的人……
梁冬:为什么?为什么?
王东岳:因为呢这个地方的光照条件啊,使得这个地方的人的生育能力特强。
梁冬:是这样的。
王东岳:所以你看人类分布在这个地球……最高分布带,都主要在这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梁冬:噢,就是欧洲人想生个孩子,不那么容易。
王 东岳:对呀,所以我就曾经见到一个老人,她就给我讲她过去,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时候,她陪过这个苏联专家,那时候苏联专家援助中国,她就见过一对(前) 苏联夫妇,这对苏联夫妇在苏联已经结婚三年了,生不出孩子来,然后他们到中国呢,干了五年,生了三个孩子,他说:这真是好地方,我养孩子真方便
梁冬:哈哈,哈哈,那现在很多不孕不育的人,是不是因为没睡好觉导致的?
王东岳:呃,对,这是很可能。就是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的问题就太多了,那么,生孩子多,而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对不对?所有的生物为什么都吃不饱饭?因为呢,我们人类今天吃饱饭,是要得病的,原因是什么?所有生物的生殖潜力远远大于它的现实生存量。
字幕提示:
   所有生物的生殖潜力,远远大于它的现实生存量。
——王东岳
梁冬:这句话什么意思?
王东岳: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它的生殖潜力很大。你比如一个单细胞,它在七十二小时……如果给它满足条件,每二十分钟它分裂一次,七十二小时这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细菌,它的量可以繁殖多大呢?
梁冬:多大?
王东岳:地球那么大!
梁冬:这么大?
王东岳:对,对,对。你就想生殖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梁冬:对,放开生那是很了不起。
王东岳:很了不得,如果资源全部配齐。那么人类所有动物都是因为它的生殖力都大于现实生存量,生出来大部分是要死掉的。呃,人类早年也一样,所以老子专门有一段话,叫“出生入死”啊。就是说你一生出来就死地里跑,这是这个词的原意。
  
字幕提示:
“出生入死”:
你一生下来,就往死地里跑。
   ——王东岳
梁冬:出生入死是这个意思啊?
王东岳:对,对,对,他不是说你不怕死,你勇敢。他本来不是这个意思。好,回过头来看,中原这个地方人口很多,土地面积很少,我以现在中国这个面积……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十点四,也就是有将近百分之九十,是高山、沙漠、湖泊、沼泽等等。
梁冬:楼盘,各种楼盘。
王 东岳:你在这么小的耕地,要养活啵楞啵楞下出来这么多的人,你说怎么养?所以人际关系……生存关系非常紧张。我们的所有的智慧,首先得用来解决农业文明 下,人们如何协调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看起来,没多少文化,说大白话的那个孔子,成为大乘至圣先师的原因。他的这个文化一定是和中国人这个生存环境相适应, 跟我们的生存格局相匹配。
字幕提示:
   文化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与生存格局相匹配。
——王东岳
梁冬:嗯。
王东岳:我们今天说文化,说得花里胡哨,什么食文化,酒文化……都是那个最好看的,可是真正的那是一万米深海上面的浪花。大海有一万米深,浪花只有几米。你拿几米说大海,不是说错了吗?
梁 冬:对,对,对,今天的这个时间呢,哇,信息含量实在是太大。不过我听明白了一句话,就是说,所有的“仁义礼智信”都源于一个东西,就是,中国人口很多, 下崽很多,但是呢面积不多,吃不饱饭,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要求大家都能够收敛一下,就“仁义礼智信”了。所以中国的文化呢?适合这样一个历史和地理条 件紧密关联的,我们的《国学堂》,其实呢就要把这个问题呢展开来讲。好,感谢王老师,我们下期同一时间继续,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再见!
字幕提示:
梁某不才
不敢献丑于江湖
谨为学习所得
恳请斧正
梁冬叩首
下期预告:
——从中西方文化看“中国趣味”
画外音:从前,为何“美”大多是形容男人的?
王东岳:这个男人强壮得像一头公羊。
梁冬:噢。
王东岳:所以今天拿美丽去形容女人,这是搞错了。
画外音:中西方人的思维不同,究竟根源在哪儿?
王东岳:于是西方人一定得一个思想病。
梁冬:什么病?
王东岳:逻辑强迫症。
画外音:有人说,大思想家都是往后看的,你呢?
王东岳:我们现在拼命的往前跑。
梁冬:混个大学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觉得很丢脸,同学都做博士了。
画外音:《国学堂》梁冬、王东岳带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带您从中西文化看“中国趣味”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读书】南京传

    600 MB

    876次浏览

    今日免费

  2. 2【读书】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702 MB

    587次浏览

    今日免费

  3. 3【读书】思维的囚徒

    370 MB

    202次浏览

    今日免费

  4. 4【读书】树木与房子

    478 MB

    790次浏览

    今日免费

  5. 5【读书】意志力

    457 MB

    439次浏览

    今日免费

  6. 6杨阳 短视频文案 粉丝倍增班-诚商数据

    200 MB

    992次浏览

    实用技术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