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宏观经济】中国经济的近期波动与长期发展

714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18-04-17 08:31:19

3.89 GB

类型:金融

Tags:

资源简介:

 【宏观经济】中国经济的近期波动与长期发展

中国经济一程又一程,世界经济也一程又一程,大家都在关注。刚才刘世锦已经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经济波动只能熨平但不能消灭

大家首先想一想,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难题主要是什么?刚才讲了很多了:产能过剩、债务问题、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应该都挺严重,按消费价格指数我们还是正的,但是2%以下的消费价格指数,全世界都认为是有点通货紧缩的性质了。现在,我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持续42个月深度负增长。上一次中国经济PPI负增长是什么时候呢?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002年!

那么,这些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这里我要提醒诸位,大家都说要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期性波动。今天我们会讲,很多新技术、新工业、新产业的发展,往往有一个新的技术产生,或者有一个新的体制诞生,总之有一个新的市场机会诞生,往往就会随之产生一轮新的经济周期、商业周期。商业周期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有两三年的经济过热和投资过热,卖东西好卖,挣钱好挣,大量的企业就产生了,大量的产能、投资也就产生了。

我们现在过剩的企业、过剩的产能都是前几年热的时候投下来的,然后过个一两年、两三年,当然上一轮时间长一点,2004年到2007年走了4年时间,08年进行了一年的调整,09年又来了——当时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搞了一次刺激政策,又增加了一轮过热。热着热着突然发现,市场没有那么多需求,于是危机突然爆发,这是周期的第二阶段。

危机爆发之后,我们进入了下一阶段,就是第三阶段的萧条。萧条就是清理过剩产能,过去我们学西方市场经济,砸机器、倒牛奶、企业倒闭等等,因为建的企业过多、产能过剩,一轮一轮的。等到这些过剩产能清理得差不多了,供求基本平衡以后,下一个周期又来了,这时候又会出现一个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监管方式等等。

现在,新的一轮周期又来了,这次可能是以新的互联网企业等等为特征。历史上,在互联网闹过的这一轮之前,最早是郁金香这种生物技术的形成产生了一轮,然后是汽车、火车等等,反正一轮一轮的新技术都会产生一些。然后我们的改革开放、加入WTO这些新的制度变迁也会引发一些新的周期性波动。

咱们要搞市场经济,就得适应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情况,而且这还不可避免。上一次大萧条的时候人类发展出了宏观经济学,英国的凯恩斯写了一本书,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诞生;然后又有罗斯福新政,人们又搞了宏观调控。最后,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大概不可能消灭危机,但是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灭波动。人的本能和市场机制等等决定了,我们只能做到这一点。

防的不是经济过热,而是过热之后的事

可以说,我国正在经历这样的经济周期,我们也搞了市场经济,现在这点事不就是前几年过热导致的吗?前几年中国经济两位数的增长其实从来就是过热增长,而不是正常增长。那时候我们投资建了那么多厂子,那是正常状态吗?不是,那是过热状态。那时候告诉大家过热不好,后面会有问题,很多人还不信,而现在我们正在吃过热的苦果。其实防过热,防的不是过热的那点事,过热的时候没事,大家多高兴啊,我们真正防的就是现在这点事,也就是这么多的产能过剩。

这次的两轮产能过剩加在一块,比90年代那次厉害多了,92、93年那两年经济过热也是因为房地产。到了95年经济开始下滑,直到2003年、2004年才开始重新恢复增长。所以这次给我们的教训首先是,我们以后不能不搞这么过热的经济,而是争取追求正常的增长。那么正常增长是多少呢?大家可以争议,我认为现在的正常增长速度肯定要比过去低一点。这就是一些长期的因素了,比如劳动力成本,再比如原来的一些需求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调整等等。

中国经济周期性有哪些特点?

我们正在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但这一程、下一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清理过去这一轮过热产生的问题,现在我们大概正在进行这个阶段。现在很多人问这个阶段需要多长,我们还要做哪些事情。

中国的周期性的第一个特点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叫做“地方政府”,它是政府,但也不是政府。它不思考宏观问题,也不对通货膨胀、就业等这些宏观问题负责任,它就像经济中的一个企业一样,不但可以创造过热,还可以借着政府的名义创造过热。今天先不多说这个。

第二个特点是我们有行政能力,我们的行政政策可以防止一些可能形成经济高度过热的危机因素,因此也能够实现“软着陆”,就是不发生突然的崩盘,而是逐步逐步消化危险。这是有好处的,不会发生恐慌性的逃跑,但是“软着陆”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从95年算起到2002年,上一次经济过热经历了8年的时间,而这次比上次的情况还严重,具体需要多少时间,大家可以观察。

低迷期要重新洗牌,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我们的经济现在仍然在下滑,恐怕还得下滑一段,停止下滑之后还得盘整一段时间,刚才刘世锦已经讲了,我们清理过剩产能多么困难,这就是“软着陆”时间为什么这么长的重要原因。那么在这里我想讲讲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干什么,尤其是企业应该干什么。国有企业单说,先说说我们民营企业应该干什么。

第一,在低迷时期我们所有的产业都要进行盘整,就是所谓重新洗牌的问题,这是经济低迷周期的积极方面。当一个新技术产生的时候,大家的投资都有一个盲目性,但这也是试错的过程。很多企业探索各种新的机会,但是事后会证明很多投资是过多或者错误的。经济过热时大家都有饭吃,但经济低迷时期就会发生优胜劣汰,一大批企业会倒掉。

现在老说经济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是因为企业不好吗?当然,的确有一批企业不好,但不是所有企业、所有产业都不好。现在我们多数产业还是正常增长,但是它的订单在向好的企业集中,而那些差的、过去不该产生的企业,或者产生之后发现是错的那些企业就是要被淘汰,他们的日子就是不好过。如果你的企业也处在这种地步,我劝你早早退出。

过去这一阶段,我们把转型理解为转产,很多不务正业、不够专注、专业的企业,大概现在正处在被淘汰、被别人兼并重组的阶段。但我认为这样优胜劣汰的阶段一定要进行到底,因为这是积极的,对于提升产业结构,对于改变产业质量、提高效率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阶段大概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各行各业都需要调整。

第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培育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改革的问题。最近应该说我们看到了新的迹象,看到了积极的方面,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能看到一些新的成果。

怎么发展新的产业和新的体制,怎么发展民营经济?当原来的旧体制比较难改的时候就不要老想着改它了,而是要想怎么发展新的东西。如果一方面淘汰了旧的,一方面发展着新的,那么下一轮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一定是和过去不一样的。

我们过去的一些需求扩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再进一步扩大了,比如房地产等等,这当然是正常的,但这并不等于没有了别的需求。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们过去天天说中国经济只靠投资、不靠消费,但现在一说起我们的需求,就会想到不只是产业部门、企业的需求,也不只是投资的需求或政府的需求,还会想到消费需求。我们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5%,这在世界上是最低的了,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比我们高,发达国家更比我们高。这一块如果每年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大家想想这个能产生多少新的增长潜力?想想我们的消费,想想我们的这个新的大楼里面,如果这些东西都利用起来、消费起来,这个潜力是巨大的。

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不管是7%还是8%,这都可以辩论,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光靠旧的需求,而是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刚走了第一程,第一程是什么呢?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程就是靠投资、储蓄、产业等等的发展,第二程就是消费和服务业,今年我们服务业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超过50%。下一阶段,随着中国人收入的提高、消费的增长和中产阶层的扩大,中国经济进入下一程,结构就会很不一样。

作为研究宏观经济的人,我们希望中国经济的下一程不要再出现那么大的过热,不要再形成那么多的产能过剩,我们处理经济的周期性因素也不要再像今天这么艰难。希望中国经济的下一程能够更加平稳,更加接近正常增长的水平,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那么我们中国经济就会又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实现我们中国经济追上世界强国的梦想。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读书】南京传

    600 MB

    876次浏览

    今日免费

  2. 2【读书】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702 MB

    587次浏览

    今日免费

  3. 3【读书】思维的囚徒

    370 MB

    202次浏览

    今日免费

  4. 4【读书】树木与房子

    478 MB

    790次浏览

    今日免费

  5. 5【读书】意志力

    457 MB

    439次浏览

    今日免费

  6. 6杨阳 短视频文案 粉丝倍增班-诚商数据

    200 MB

    992次浏览

    实用技术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