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内容运营】内容社区的产品选型与运营

981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18-05-01 10:06:09

1.46 GB

类型:管理

Tags:内容运营  

资源简介:

 【内容运营】内容社区的产品选型与运营

引言
社区是一个很古老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在E-mail之后,很快就出现了。社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最早的互联网产品,并经历了这么多年,在今天日新月异、风口不断迭代的时代,依旧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是有它的独特价值的。
 
1、社区经验
我在社区方面有将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从1999年开始,我和几个同学做了天津大学的第一个论坛包括BBS、聊天室,甚至还有一个交友的频道。2001年我开始工作,当时在做TOM的论坛开发。从2004年开始,我担任了整个猫扑的产品运营总监,当时猫扑和天涯是中国最火的两个论坛。
通过猫扑,我系统地学习了如何运营一个大型论坛,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2007年我开始创业,连续3次创业都是做女性社区的方向,包括现在做的新氧社区。这些是我在社区方面的一些经验,我后面会详细讲一下我在社区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2、新氧简介
新氧成立于2013年,有接近90%的女性用户,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医美社区;到现在已经完成了D+轮的融资,累积了2500万用户,可能在目前的互联网领域不算是特别大的用户量,但考虑到全中国一年做医美的消费者只有1000多万人,所以在整个医美人群里还是达到了蛮高的覆盖率。我们覆盖了国内80%正规的整形医院,每年给医美行业带去70亿以上的交易额。
我们平台最核心的价值是,我们有330万篇网友的整形日记。整形日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家都是消费者,想去做整形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我做了这个项目之后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不同的医生,做的技术怎么样,但消费者很难单独的去判断技术好还是不好,其实技术好坏的关键是看他给他的患者做了整形,那个患者最后恢复的好不好。所以整形日记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他去做整形决策时最重要的依据,对我们平台来讲是一个特别核心的价值。
很多人都会想,用户为什么愿意去分享这样的内容,包括每一个投资人来和我们聊,第一个问题都是问,为什么这些用户会去分享这些内容,你们怎么让用户来分享的,怎么聚合到这么大的一个数量。这个我在后面会讲到核心的运营秘诀。
社区的本质是什么
一.社区的分类
我从人群的广度和内容的领域,包括互动属性,把社区大概分成这几种类型,你会发现现在活跃的社区还是很多的:
第一类:比较典型的代表,像SNS、Facebook,包括微信朋友圈;
第二类:社交媒体类,像Twitter、微博、快手、抖音、微信公众号;
第三类,垂直的社区,像新氧、Blued、小红书等等。
二.社区的定义
我认为社区是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核心的网络交流平台。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点,用户创造内容,也就是UGC。当然会有人说PGC算不算,如果完全是你自己的编辑团队,我觉得不算。但如果是一些专业的用户,我们其实把它定义成PUGC。
第二点,有互动交流的概念。
我们用这个定义来看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互联网产品,通过判断这几种产品的类型到底是不是社区,我们就能更清楚的理解社区的定义。
比如说Bilibili是不是社区?很多人可能觉得它不是社区。但Bilibili跟三大视频网站相比,区别就在于它有很多内容,Bilibili有一个UP主的概念,UP主从视频中间截取某一段上传,虽然可能是一些番剧、影视剧,但这个是它内容生产创造的一个方式,互动的方式是弹幕。所以你会发现,它既让用户上传内容,又用一个独特的方式跟用户互动,所以我认为Bilibili也是一个社区。
微信群是不是社区?在这里,我们要定义一下什么是内容。一切的文字、图片都是内容吗?所有的社区都有一个共性,内容其实是有一定生命周期和时间价值的,这个内容我今天看和3个月或者1年之后看都是一样有价值的。
但微信群其实是即时沟通的另外一种形式,即时沟通不是社区,因为那个里面可以用信息来定义,大家传递的是信息,但它不具有沉淀性。所以我认为微信群不算是一个社区,它其实是一种多人交流的平台。
今日头条是不是社区?它现在开始引入一些UGC的内容,但早期的今日头条,包括现在它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内容去自动抓取,然后做分发。所以我认为《今日头条》大部分也不算一个社区。
还有包括陌陌和探探,我觉得它们和即时沟通很像,其实是一个交友互动的平台,那里面的内容也不具备沉淀性或时效性。
大众点评是不是社区?大众点评在我看来是一个社区,虽然大家发的都是对一些餐厅、场地的点评,但这个内容是有沉淀性的,有时效性。比如我看一家餐厅,下面有1000条点评,可能最早的点评是5年前别人发表的,最新的点评可能是前天发表的。但它共同累积下来的对这家餐厅的看法,是能够对我产生影响的,所以我认为大众点评其实也是一个社区。
从这样几个案例,我们就能判别内容型的社区,就是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核心的网络交流平台。
三.社区的价值
社区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其实国外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还很值钱。国内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包括快手、抖音毫无疑问也都很热门。所以我们能看到,社区这种产品不但不过时,而且还在不停地更新迭代,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
原因何在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大背景,就是现在互联网流量的红利已经消失,流量进入一个存量争夺的时代。现在有人提出了一个更科学的概念,用户时长。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了,该有的人几乎都有了,平均每个人每天上网的时间四点几个小时,每个人每天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上班,真正有效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可能也差不多到头了。
但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看到在过去一两年之内,还是有一些怪兽级的产品快速崛起,其实之一毫无疑问就是今日头条,非常猛。还有像快手、抖音,以及其他几个短视频的产品品涨的特别快。在中国互联网现在流量争夺这么激烈的情况之下,BAT仍然非常强大的情况之下,这几个产品凭借什么占据了大量的用户时长呢?
这其实不是个别现象,只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流量再分配的一个现状。社区类、通讯类、视频类、资讯类、新闻类的APP占据了大量的用户时长,这些几个用户时长变多了,肯定就有一些用户时长变少了,比如一些电商类,或者工具类的产品。
哪几类产品占用的用户时长变多了?比如说,微信。微信应该是大家每天启动时间最多的,因为微信里面包括即时通讯的功能,也包括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但如果你细分一下,你一天花在微信里2个小时,可能你跟别人聊天的时间就半个小时,所以你大量的时间是在看这些内容。
你会发现一个概念:内容即流量。这些流量增长很快、占据了用户大量时长的平台,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内容,不论是电视剧,还是一些用户UGC的内容。
社区的重要性在于社区有内容,有内容就意味着你能占据用户更多的流量,好的社区能持续贡献原创的优质内容,从而带来持续稳定的高质量流量。
四.医美社区的价值
在医美领域里面,流量非常贵。我们全国所有的整形医院不超过1万家,但这不超过1万家的医美机构,一年给百度贡献超过100亿元的收入,占据了百度差不多1/6的收入来源。中国比医美大的行业有很多,比如说汽车、房产、旅游、数码,但医美行业却是投放广告最多的。线下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二三四线城市,最多的户外广告就是整形广告。
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目前新氧每个月的独立访客超过1000万,这些流量怎么来的?其实就是靠内容。因为新氧的平台上有330万篇优质的网友整形日记,这些内容自然会吸引到很多的用户。而且你会发现,内容吸引过来的用户非常值钱。因为他特意搜索,特意找到你的平台,特意下载你的APP看你的内容,说明他非常精准,说明他有非常明确的消费诉求,所以这种用户非常值钱。这个就是社区的价值。
如果一个社区能持续不断地生产优质内容,就能把这种类型的用户聚集在一起,这在今天流量非常贵的时代里,是一个非常大的价值。社区为什么长盛不衰,也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价值。
如何做好社区运营
一.社区运营的难点
对于运营来说,有了内容就有了流量,但最开始没有流量的时候,怎么有内容呢?
当然有人说,是不是一些特别有流量的平台,去做社区就会特别容易。我2009年在腾讯的时候,腾讯集全公司之力在做一个产品,叫腾讯微博,当然后来大家都知道那个产品失败了。为什么没做起来呢?因为你会发现,流量很重要,但不代表你有流量就能把这个社区产品做起来,这个里面还是有很多的关键点。
但是如果你会做社区的话,有流量毫无疑问能让你爆发式的增长。比如说头条系的这几个产品。
但是对广大创业者来说,冷启动还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接下来我会通过新氧的例子,来实战的告诉大家,如何去构建一个整容社区。因为我们在2013年创业的时候就是没有流量,从零开始做起,一点点走到今天。
二.医美社区的特殊难点
与跟一般社区不同的是,新氧是一个医美社区,这种社区构建的难度可能比一般社区至少难100倍。因为它有几个难点:
第一点,UGC难。一般的社区用户很容易创造内容,就着话题总能说几句。但整容社区很难,因为如果你没整过容,你怎么交流我做了双眼皮、隆鼻、吸脂,效果感受怎么样?所以你会发现,第一个门槛就是社区里必须要有UGC,但在整容社区里面,能UGC的人很有限。
另外,来看整容社区的人,通常都是想去做某个整容,比如想做双眼皮,所以我想来社区里面看一看,看那些做过双眼皮的人他们的经历和分享。但是做完双眼皮的人就走了,他可能不需要泡这个社区,因为已经做完了。所以你会发现,生产内容的人和消费内容的人不匹配。
第二点,难触达。我们2013年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对整形的观念比现在要保守得多。中国7亿女性,每年做整形的差不多1000多万人,人口占比可能就1%。而且这些人不会公开说我做了整形,大家都恨不得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所以很难找到能跟你共享内容的人,这些用户其实很难触达。
第三点,内容传播很难。用户的分享行为都是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我分享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我分享了一个有格调的内容,我就是一个有格调的人,我分享了一个慈善的内容,我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很少会有人往朋友圈分享整容的内容,因为会顾虑到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所以内容传播又很难。
三.社区运营的4个步骤
我会用我的实战经历来告诉大家,面对这么难的一个社区,我们是如何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把它构建起来。大家如果能掌握这套方法,再去做别的社区,会顺利的多。
主要分成4个步骤:
1、实现冷启动
· 导入韩国整形日记
我们当时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用户愿意去UGC,那我们就想到,能不能自己生产一些内容。关键在于,自己生产的内容,得是用户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当时就想到,中国论坛虽然没有这样的内容,但我们在研究和调研国外产品的时候,发现在韩国的论坛里面,有很多人写了整形日记。如果能够把这些内容搬到我们的论坛里面来,那对于中国想去做整形的消费者来说,将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第一批内容的沉淀,至少用户过来看到的不是一个空论坛,而是看到论坛里面有很多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图文并茂,质量比较高。
另一方面,在新氧之前,中国虽然没有这样的整形论坛,但有很多整形的重度用户,他们都是想做一些大的面部轮廓的整形,或者想去韩国、去国外做整形。他们自己建了很多QQ群和微信群。平时自己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搜索到之后会分享到群里,再互相去交流。所以,他们就可能会把我们论坛的链接分享到他们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面,这样整个群的人可能都会到我们的论坛上。
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整形的重度用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PUGC的方式完成了社区原始内容的积累和原始种子用户的吸引。
· 整形绿宝书
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些工作。因为社区要活跃,大家不是光来看内容的,你要跟大家互动,所以你要想办法:第一,给大家有价值的内容;第二,跟大家交流和互动。
所以当时我做了一个类型的内容,叫做整形绿宝书。当时我自己拿着一台摄像机走访很多医院,进行医院的实地考察和拍摄,包括去拍消费者跟医生沟通的过程,甚至会拍一些手术的过程。然后把这些视频编辑、剪辑、上传到我们的论坛上。每次去一家医院之前,我们都会提前在论坛上跟大家讲,我明天几点要去哪一家医院,采访什么院长,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社区里留言,我在去采访的时候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看他怎么回答。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国内和韩国接近100家医院和医生,各种各样类型的手术都有。
包括我自己都真人出镜,因为当时还是一个小论坛,网友都是在跟站长交流,你能不能让人家相信你很重要。通过这种方式,网友就能看到,我实地在采访很多东西,我把他们的问题跟这些医生做沟通。就这样,我们让吸引进来的用户逐渐活跃起来。
这是我们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了种子用户。经常来访问你社区的,经常跟你互动的这些就是种子用户,数量上其实不用特别多,差不多1000个网友就够了。如果一个社区能积累到1000个种子用户,内核基本就已经形成了。后面就是你怎么利用这些用户创造内容,不断地扩散社区影响力。
2.营造氛围
初期的用户进到论坛之后,大部分还是看整形日记,然后在下面评论,互相交流。但是他们没有生产内容,没有UGC,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怎么把这些用户调动起来,这是一个关键点。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做活动,我们发现这些用户都很想做一些大的整形,所以我们当时就找了一些整形医院谈合作,动员医院提供几个免费整形的名额,放到论坛里面,然后我们让网友来报名,最终抽选几个网友,给他提供免费的整形,但我们会要求这些网友把整个过程,包括后续恢复的过程都在论坛里面都直接分享出来。这样就为医院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帮助网友省很多钱,又能满足他们的一个心理:既然我是你的模特,你肯定要把我做的特别好。所以报名情况就很踊跃。通常一家医院只提供1-2个名额,但报名的人可能有上千个。我们就要求每个人要发报名帖,帖子上要写标题,要上传自己的照片,并写出选你的理由。
这些网友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可能一开始大家只是上传一个简单的照片,写几段文字,到后来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的报名帖写的越来越长, 写的就像小说一样,可读性非常强。除此之外,还要相互拉票,因为我们是通过帖子和互相点赞的数量两个因素来确定最终人选的。
这样做的效果是:第一,通过这样一个形式,可以成功的把整个社区里潜水的用户给调动起来,让他们浮出水面;第二,一下子形成了氛围。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这些用户在我们的平台上生产了内容,而且用户之间开始形成了连接和关联。因此我们就持续不断地做活动,恨不得一个礼拜两场、三场、四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活动越多的,他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多,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从这个社区潜水的状态浮出水面,开始发内容。
这个阶段在我看来比较像社区氛围破冰的活动。用户开始愿意发帖子,愿意互相交流,知道这个ID是谁,那个ID是谁,彼此形成这样的一些连接和关联。
当然,这些用户仍然是少数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想整形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贴出来,争取那个名额。也有很多消费者说,我不差钱,我还是不想被别人看到,这种用户是主流。那怎么样能让大多数用户愿意持续地生产内容,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3.降低门槛
我们认为大家不愿意主动创造内容,是因为心理门槛很高。用户会想如果我发了一个帖子,很多人都看到了,对我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怎么办,他会有很多顾虑。
同时,因为那段时间我每天泡在论坛里面,对消费者心理又有一个洞察:通常当一个消费者有整形念头的时候,她其实蛮激动的,觉得我自己做完之后也会变成大美女,所以她对风险是没有太多意识的。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她开始去网上收集很多资料,但收集的信息越多,她就越会发现这里面是有一些不确定性的,不一定做了就一定好,有很多人做了也不太好。而且关键是找哪个医生做,怎么去找?万一做不好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所以她的紧张焦虑一点点的提升,可能在上手术台前的那一刻会非常焦虑,觉得改变命运的那一刻要来了。但这都不是用户最紧张的时刻,最紧张的是下手术台之后。本来这个消费者心里是觉得,我整完就变漂亮了,结果没想到,整完之后反而变得很恐怖,肿的非常厉害,还会渗血,甚至两边可能还不对称。这个时候很多人是崩溃的,焦虑达到了顶点,我观察到这个是用户最痛的痛点。
我们都知道,做一个好产品的关键就是,找到用户痛点并且解决它。
我当时发现,用户在术后恢复的时间,除了心理伤痛之外,他们会频繁的做一件事儿,照镜子和自拍,这很容易理解,用户需要持续观察效果,所以每天只要有空就照镜子,拿今天的自拍和昨天、前天的自拍对比,看看恢复的有没有好一点。
这时我突然就想到,既然用户有自拍的需求,我有没有可能做一个术后恢复日历,以日历的形式让用户每天把自拍的照片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持续看自己的变化。
另外,既然用户最大的痛点是术后恢复的阶段,我们就把很多术后恢复的指导建议放进去。对于消费者来讲,整个术后恢复的过程是有非常多未知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术后整形的项目,术后每一天正常的症状、异常的症状、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做成一个APP的功能,那这些用户在他最焦虑的时候也许就会每天来看,对消费者来讲就能缓解他的焦虑。
这样一个工具型的产品,让用户更愿意去做记录。日记记录最早的版本是私密的,只有用户自己能看到。这个对于很多用户来讲,心理门槛就大大降低了,因为只是记录给自己看,记录自己整个恢复的过程,于是就有很多用户去记录。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功能,假设你提交了一个术后第几天的整形日记,我们会自动把其他同样的整形日记推送给你。比如说,你刚做完下颌角的整形,术后第三天,头肿的跟猪头一样,你可能很崩溃。但提交日记之后,你发现还有8000篇同样做完下颌角术后第三天的整形日记,你看别人肿的比你还厉害,你立刻放心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缓解了用户的焦虑。
对于用户来讲,原来在社区里发一个帖子,分享出去是一个利他的行为。但我在这样工具型的功能里面,我记录我自己术后恢复的情况、看到别人术后同样的恢复情况,这是利己的行为。所以用户整个观念和动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转变消费者的观念,第二把原来写整形日记变成了在日历里面每天去记录一点,上传照片,这个内容生产的门槛也大大降低了。
但这时候,我们自己运营的人员,每天还是要去想,怎么鼓励用户生产日记,而且是高质量的日记。因为虽然这个阶段有很广泛的用户写日记,但都是记录的形式。怎么能让这些日记变成高质量的,可读性很高的日记,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4.建立生态
我认为在大部分的社区里面,其实很多用户的行为,其实用户本质的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少数人可能是利他。你做一个利他的行为,其实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别人赞赏你,别人表扬你,别人支持你,别人关注你。其实本质上来讲,可能还是出于这样一个利己的心理。所以如果想让社区里持续产生内容,让大家愿意贡献内容,还是要让他的利益得到保证。
我们发现,作为一个社区平台,无法直接触达这些患者和消费者,只能在网络上跟他接触,但整形医生能直接触达到他,因为整形医生是术后还要联系,拆线、恢复或者术后的护理指导。我们就在想,如果能把整形医生发动起来,让他鼓励他的网友写日记,这个事情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持续的事情,但怎么让这些医生愿意去鼓励他的消费者给他写日记呢?我们做互联网的人,可能更能明白,你变成红人了,就会有很多人来找你。但医生不是互联网从业者,他对这个东西的观念不强,所以,怎么能让医生的利益和网友给他写的日记直接关联起来,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我们在这个时候推出了电商平台,这个电商的模块比较像天猫,任何一个医生或者医院,只要是经过我们认证的,都可以在平台上开一个类似的网店。他可以把自己各种各样的整形项目放到上面去,网友就可以直接在线预约。就像淘宝一样,你买一个东西,你会看下面的好评,我们把整形的项目和对应的整形日记关联在一起,所以如果一个整形医生的整形项目下网友的日记越多,评价越好,它的销量就越好。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让很多医生明白,我得想方设法让网友给我写日记,因为我的日记越多、越好,我的销量就越高,收入就越高,这是一个特别直观的利益刺激。当然一开始可能只有少数的医生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因此获益。慢慢的就在医生的圈子里传开了,很多医生开始慢慢入驻,开始运营。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医生、医院的利益跟口碑直接挂钩,这样子医生和医院就有动力去推动网友写日记。
所以你会发现,当你把整个社区的内容和电商关联在一起,你的平台就不再是需要你自己每天想方设法怎么让网友写日记,而变成平台上数量庞大的医生和医院,他们在想方设法让他的网友写日记。因为用户不是在给我写,而是在给他写。这个时候整个社区完全上了一个轨道,慢慢一个生态系统就构建成了,这就是我们的第四步,怎么能生产大量的日记,把大量的用户调动起来。
四.社区运营的三个经验
通过这个实战案例,我总结了3个经验:
1.人群的选择
如果要做社区,人群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现在挺活跃的BlueD(同性恋社区)和Bilibili,用户的黏度和活跃度都很高,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个群体早期在社会上,可能是被大众所不理解的,就像大部分人是不理解整容的。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群体整个的外部压力越大,这个群体的内聚性就越强,也可以说是抱团群暖。任何人都需要认同感,他们在自己的群体里是互相认同的。他在社区里能得到温暖,能得到认同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大家在选择人群的时候,可能有很多大众的方向,大家都觉得这个社区看起来市场前景很大,但其实未必。反而是一些垂直的群体有机会成长起来,可能会形成更大的社区。所以,一个群体如果外部的压力越大,它的内聚性就越强,它其实越容易形成这样的一个社区。
2.内容的生产
内容生产本身是有一些规律和方法的:
· 1:10:100
也就是如何才能够让用户持续的生产内容。我知道社区,特别是整容社区,内容生产的规律是1:10:100。即使是在当年中国最火的一个论坛里,它也只有1%的用户来创造内容,10%的用户会评论和互动,90%的用户既不发帖也不回帖,但是他看帖,他是内容消费者。所以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办法,让1%整容的用户给我贡献内容,这个论坛就能成。不管是找到这样的人,还是通过利益刺激,还是一些其他的方式,都是有可能的。
· 提供工具
内容生产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门槛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内容生产意愿的,无非是门槛高低,提供工具就是把这个门槛降低。
比如说早期很少的人写博客,因为太长了,但变成微博就简单了,因为限制了只能140个字,就简单很多。
再比如说视频,抖音其实是让你去做MV,做MV当然很难了,但抖音提供了极好的工具,它是一个模板式的视频,你只要有简单的视频,上面有很多音乐你选一配上,选一个动态的模板配上,很容易就生成了一个你自己的看起来很炫酷的音乐MV。所以工具的不同,工具体验的良好,可以通过工具直接降低内容生产门槛。
· 制造标杆
通常一个新社区出来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怎么玩,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些标杆用户在里面获益了,就会有很多人冲进来。早期在新浪博客的时候,韩寒是最大的受益者,后来一大堆人冲进去,也想要成为韩寒这样的名人。新浪微博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怎么玩,但姚晨是新浪微博的受益者,通过新浪微博一下子火起来了。
其实有一个标杆用户出来,它就带动了一大批同类型的这些人,这些人说原来这个东西这么玩,能得到这样的一些利益,所以树立标杆用户很重要。
· 营造氛围
这个其实非常重要,却常常被人忽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社区的软实力,因为你会发现人很有意思,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你在一个平台上,你的行为模式会受到整个平台氛围的影响,这其实是对这个人的约束。比如说知乎,知乎有知乎的氛围,你会发现知乎的人有知乎范儿,豆瓣的用户有豆瓣的风格。这就是社区的一个氛围,对于这个社区持续不断进来的新用户,就是一个行为规范,它会影响到这些用户,所以社区的氛围是我们在做运营的时候需要维护好的。
· 利益刺激
所有人的行为,本质上来讲都是利益驱动的。有一些是实际的、直接的物质利益,有一些可能是心理上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需要你去承认他,认同他,给到他。我们有大量的女生用户,我认为女生幸福感的来源是比较,所以为什么那些炫富的女生很容易被女生群体所关注。这当然不符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它其实符合女生的本性,只要你有这样的内容,女生就会点进去看。社区就是要找到对于不同的人,有什么东西能刺激到他,这点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3.商业化
很多人觉得社区是一个公平公开,供大家讨论交流的平台,一旦引入商业化,好像就失去了公允性,失去了纯洁性,用户就会慢慢流失。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当初也有一些纠结,但还是很快决定做商业化。 因为我觉得关键要知道你是一个什么社区。
新氧这个社区,甚至包括汽车论坛或者房产论坛,我认为这类社区是消费社区。用户来你社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他的消费,要找信息来帮助消费决策。所以他对你的要求就是,尽快给到我需要的信息,帮我很便利的完成这次消费的过程。
因此我们去做商业化是网友非常需要、非常喜欢的——原本我在你这个社区里看到这些内容,还得去别的地方想方设法完成这些消费,现在你形成了这个闭环,在这个地方又能看,又能发单,又能直接消费。把相关的医院引入进来,他们可以更加方便的给这些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这对于用户来讲是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不是降低了用户体验。
所以你要想清楚自己社区的定位,如果你是一个消费社区,你就大张旗鼓的做各种各样功能,给你的消费者提供便利性,不要扭扭捏捏,这很关键。
五.社区是一个生态系统
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社区,在我心目当中,一个社区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角色。社区由人构成,人就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而这些人在一起,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有浮游生物,可能是虾米的食物,虾米又是小鱼的食物,小鱼又是大鱼的食物,大鱼又产生粪便又滋养了这些植物,植物又滋养了浮游生物。
这样一套循环的系统,就体现出了:
第一,用户或者角色的多样性。社区绝对不是一个论坛里有一堆网友,社区里面是有各种各样用户的,有一些用户生产内容,有一些用户消费内容,有一些用户传播内容,有一些用户在里面谋取商业利益——三百六十五行,千奇百怪的人都在这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是一个社区。
第二,这些用户之间是互为食物链的。社区是一个食物链,所以把握里面的平衡非常重要,因为食物链非常脆弱,你破坏了其中某一环,对整个社区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个社区运营者,要非常清晰的去定义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考虑他的诉求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怎么去搭建这个食物链的关系、怎么去维持这个平衡性,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如何做好社区的产品
一.社区的四种产品形态
从社区最基础的产品形态,大概能归纳成这4种类型:
第一种,BBS。像传统的猫扑、天涯之所以被称为论坛,是因为其成本比较低,能让大家在某个领域里面讨论,而这个讨论的沉淀性很强,很多帖子都能够长期沉淀在里面。变种的BBS像贴吧,一个标签就是一个贴吧,比如像豆瓣也是变种的论坛。
第二种,SNS(社交网络)。SNS和论坛又完全不同,在SNS里面内容不重要,人比较重要。内容的价值都是因为人产生的。比如,他是我的熟人,所以他的吃喝拉撒我都会关注,但是对于BBS这种论坛来说,人不重要,你常常会看一个帖子看的特别嗨,但你未必会在乎发表这个内容的人是谁。
第三种,订阅关系。在订阅关系的社区里面,看起来内容生产门槛低,但能在这种社区里成为大V的,都是因为极少数人能够吸引极大多数人的关注。所以,在这种社区里面成为大V,难度反而会更高一点,只有少数人通过这样的媒体平台,生产传播自己的内容,像微博、美拍、秒拍上的大V。一些人生产内容,另外一些人订阅关注,有信息流;
第四种,问答社区。像知乎这样的问答社区中,某些领域里的问答是可以举例的。还是以整形为例,比如说双眼皮,关于双眼皮的问答,差不多100个问题基本就能覆盖住,而这些问题是有长期持续沉淀性的,所以这样比较适合问答社区的产品。
这几种产品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内容分发机制、内容生产的门槛、内容的生命周期、传播性、时效性、内容沉淀性、复用性、互动性、社交性,还有对于作者的激励。我认为对于社区来讲,这几种产品形态,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
二.产品创新的四个元素
从社区产品的创新元素,通常来讲有4个:
第一,社区产品针对的领域。刚才有提到,有很多垂直细分的领域和人群。
第二,社区产品的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是整个社区最小的信息碎片,信息碎片有哪些属性,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很有学问。
比如说,最早的社区文字,是从长文到后来的短文;像早期的Twitter只能发文字,不能发照片,后来有了照片,图文视频就都可以。也有单纯的图片社区,像Instagram, 快手、抖音是单纯的视频社区。还比如说书评、影评、大众点评,这里面最小的信息碎片除了文字、照片之外,还要有评价,还要有书、电影或者餐厅这样的信息。还有的是LBS,一个地理位置加上一个打分,加上一个图片或者照片或者视频,像一些游记类的产品就是这样的碎片。还有一些产品,比如说像照片加标签加品牌,比如说nice、小红书;或者LBS的路径加时间,很多人跑了步在朋友圈里晒出来,跑步的路线图,跑了多长时间,跑了多远。
这些信息碎片其实不太一样,而这些信息碎片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或者一些智能硬件的完善,它会越来越丰富,整个维度越来越多。
以新氧为例,新氧最小的信息碎片就是我们的整形日记。这里面的属性就有:哪个用户发的,包含了什么项目,哪个医生做的,在哪个医院做的;因为我们连续多篇的整形日记合在一起叫做一个日历,其实就是一个list;它的发表时间,包括这篇整形日记是术后第几天,用户评价是什么,评价里面又包括满意度、疼痛感、肿胀度、疤痕度、症状等多个维度,日记里面的内容又包括文字、图片、视频。
这是我们最小化的信息碎片的信息结构,这个信息结构可能比绝大多数的论坛要复杂的多。这个信息碎片的好处就是复用性,同样的一篇整形日记,它会反复出现在我们的平台上。比如某个医生的主页上,这个医生做的所有的网友整形都会出现,这个医院所有医生做的整形日记都会出现在医院的主页上面。然后我们把同类型项目的所有整形日记聚合在一起,在电商频道里面,这家医院或者这个医生提供的整形项目,会关联到整形日记上,包括在用户主页和论坛上上,会显示他做过什么样的整形。还比如,论坛中分成很多的讨论组,在一个双眼皮的讨论组里面,所有关于双眼皮的整形日记都会出现。包括术后恢复提示,用户做完整形后,相关联的整形术后日记都会推送给你。还有在APP首页,你同城的整形日记也会推送给你。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结构越复杂,内容的关联性就越强,同样的一个内容,关联到越多相关的内容里面,信息的复用性就越高,也有人把它叫做信息的穿透性。因此,为什么现在BBS传统的论坛形式没落了,因为BBS里信息的属性太少,信息可以被二次利用,二次加工的程度太低。
所以在你设计信息碎片的时候,你要去思考,对我的领域和用户来说,他需要哪些类型的属性和标签。你设计的越完善,你的底层架构设计的越合理,整个信息的流动性、复用性就越高。
第三,社区产品的内容形式。最早的互联网,真的是一个文字的互联网,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所以那个时候都是文字。你们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的社区,比如说BBS,那个时候大家都用文字去讲,没有照片。后来有了图片、声音、视频、直播、VR,你会发现载体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媒体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承载的内容就变得越来越多,信息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比如说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录出不同的声音,你听了之后感觉就会不一样,因为声音是有感情、有温度的,所以通过声音这种形式表达的内容丰富性会更高。包括视频、直播、VR。
第四,社区产品的互动形式。社区除了最基本的评论、转发,这样的一些基础玩法,比如说还有like,像知乎有同意和反对,有收藏、打赏、弹幕。像一些运动类的APP,还有各种各样的打卡。其实社区整个的互动形式,在不断地完善,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所以你会发现,其实社区未来的发展形式是可以预测的。最基本的,如果你的产品形态没有变,但是媒体的形式变了,就可能产生新的社区。比如说,快手、抖音和美拍,就有点像视频版的微博,虽然形式变了,但还是一个关注的关系,信息结构其实没有变。通过这样的一个脉络,也能预测出来,未来如果有一天VR普及了,那可能又会有一个VR形态的新的社区。
同样的内容形式,可能信息结构和玩法的不同,再加上不同的人群,就会产生不同的社区。
如果你掌握了这样一个公式,就能大概推算出来,在不同的人群领域,不同的产品形态和互动形式下,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新机会,这个对于做投资的人来讲,其实是可以判断的方法论。
三.社区产品发展的方向
1、社区发展的方向会越来越细分,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垂直领域。
2、在这每一个垂直领域里,信息结构变得非常丰富、非常复杂。
3、信息流动效率越来越高。比如你原来一天能看几十篇博客,到微博的时代,你一天能看几百篇微博,到现在朋友圈的时代,你一天能看上千条朋友圈,其实流动效率是在不断地提升。
4、内容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比如从早期的长视频到短视频,到现在的格式视频。
总结
第一部分,社区的本质。我认为社区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它是帮助用户生产内容的工具型的产品,能促进用户的内容生产和交流,这是我对社区本质的一个理解。
第二部分,社区的运营。核心是定义你的人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你能洞察到这个人群的痛点是什么,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通过持续性的激励,构建一个生态系统,鼓励他们持续地生产和消费这样的内容。
第三部分,社区的产品。社区的产品其实就是几个元素的组合,包括产品形态、信息结构、互动机制。产品形态里面除了最基础的几个社区形态之外,可能有各种各样组合的形态,新氧的社区就是论坛加上订阅,加上问答的组合,在基础的社区产品形态之上,能做出来更高一级的产品形态。
最后,说一下我20年来对社区的理解。我认为成功社区的本质,一定是强在对人性的把握。因为你会发现,社区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里面所有内容的生产都是用户去生产的,但这个用户为什么要生产,什么样的用户会去生产,他生产这个内容,他能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所有的这些东西本质上来讲都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人性洞察的高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成一个特别成功的社区。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读书】南京传

    600 MB

    876次浏览

    今日免费

  2. 2【读书】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702 MB

    587次浏览

    今日免费

  3. 3【读书】思维的囚徒

    370 MB

    202次浏览

    今日免费

  4. 4【读书】树木与房子

    478 MB

    790次浏览

    今日免费

  5. 5【读书】意志力

    457 MB

    439次浏览

    今日免费

  6. 6杨阳 短视频文案 粉丝倍增班-诚商数据

    200 MB

    992次浏览

    实用技术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