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许知远】如何做一个坦然的焦虑者

706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21-09-01 08:19:29

715 MB

类型:培训

Tags:许知远  

资源简介:

【许知远】如何做一个坦然的焦虑者——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许知远】如何做一个坦然的焦虑者

提起许知远,大家一定不陌生。

在最近的吐槽大会上,他贡献了自己的综艺首秀,凭借文化人吐起槽来,刀刀见血”又一次成功出圈。

早在吐槽大会之前,许知远就无数次地进入大众的视野。他求学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却当起了中国知名财经媒体的主笔,并成为了一名少年得志的记者。2005年,他开始创业,用十五年的时间,与合伙人将一家只有一名店员的书店发展成包含数家实体书店、app、音频、视频等多种业务形态的北京新文化地标”。

作家、记者、知名文化创业者......许知远的经历,给了他独特的视角。在分享创业经历时,他并不局限于创业本身,也不囿于经验之谈,而是把思考更多地投射在时代与个人的张力。

我们需要花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己内心到底在渴望什么、自己的能力适合做什么。只有找到那个契合的东西,自己身上的能量才会充分地释放出来。”那么,在当下的时代,创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创业者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我们的焦灼感来自何处?又该如何形成更坚固的内心?

关于时代:保持怀疑保持愤怒,相信时代的自我修正性

Q:时代”好像是知远老师非常喜欢的关键词之一。能否谈一谈,听到时代两个字,你想到的是什么?

许知远:年轻的时候都很喜欢谈论代际,然后会谈时代精神。40多岁以后,我好像越来越希望回到个人,首先是时代确实无法把握,它经常不站在你这一边,你想拥抱它也抱不到。其次你会意识到个人世界的内在丰富性,它自成一个系统、一个宇宙,它不一定非要跟一个更大的力量在一起。

Q:你谈到很多的一个词就是语境”,这个语境是谁提供的?看起来是站在时代的背景下才会有一个语境。你说在40岁之后不怎么谈时代了,但时代是不是已经内化到你的这个母题当中。

许知远:我们的思考方式,其实在十几岁二十多岁就定型了,我们日后的成长,某种意义上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之上变得更复杂、更深入,这样成长起来。我们不可能突变成另外一个人。

Q:我注意到其实你贡献了一组关键词,就是审判跟批判,其实你是不提倡审判某一个时代,但是一定要保持一种抽离的状态,去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个时代。

许知远:批评要有效,必须从自我批评开始。我们的社会情绪经常像个审判状态或者批判状态,它是自我正确式的。这意味着,所有的问题跟我没有关系,只是别人犯的错误,或这个社会犯的错误。这样的做法是有问题的,这种排除掉自我的批判是非常不负责任、非常草率的一种行为,而且它会带来不必要的冲突,但是如果这个批判是从自我出发的话,它又带来一种新的彼此谅解,以及新的激发。

Q:其实,混沌大学提倡的就是这种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我们始终认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回答这个问题更重要。

许知远:我的大部分立场都是从自我批判出发的,承认自我的局限性,由此出发来讲这个时代,个人的努力可以成为社会变化的重要催化剂。背后是一个更强的责任意识,每个人来到世间有自己的责任义务,所以我们不应该是仅仅指责时代,更应该从自我出发。

Q:那你觉得这个时代对什么样的人会更友好一些呢?

许知远:表面上看,会对那些更虚张声势的人更友好,对于那些更朴素、更内敛,或者说智识更缓慢的人不那么友好,但只是短期,这一切都会随着时代情绪的变化而转变。

我们对人生本身的丰富性,对历史本身的自我修正性,要保持某种信心。这样,就不会陷到眼前很短暂的焦灼中:谁让他更成功,谁让他会是失败。我们现在的焦灼很大程度都来自非常短期的考量。

Q:所以你这一段话也给我一种启发,就是你拉大尺度去看一个时代的话,没有什么绝对更好的时代,或者说更糟糕的时代,因为最终都会摊平的。

许知远:也不完全摊平,有些时代更有创造力,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这个时代它有另一种进步,比如一个年轻人创办一家公司,过了5年就变成市值1000亿了,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创造力转移到这样的表现方式上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是个会写作的文艺青年,可以写东西投稿。而现在年轻的一代是用视频来表达,就好像用手机写作一样,他们非常快地拍视频、剪视频,然后很快地去表达。或许,现在有一部分人也是很错乱的,但慢慢他们会发展成更成熟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在等待这个漫长的过程。

关于个人:打破Bubble(气泡),找到坚固内心是重要的功课

Q:我们这个时代,与胡适先生所处的时代相比,是不是有更强的孤立感?

许知远:我们这个时代的自恋性要比那个时代强得多,就每个人的Ego(自我)在充分地表达,这在过去是没有机会的。

过去,大家的表达都在家庭里,跟家里人说一说。如果你Ego再强大一点,给报社、广播站投个稿就表达完了。到了现在,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Ego。

而且,表达Ego变成了这个时代流行的一种叙事,这也是令人很不安的一件事情,因为其实每个人没有多的Ego可以表达,有的人Ego很空洞,就那点事儿。表达Ego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泡沫,一个Bubble,我们在Bubble里面生活,自己感觉非常五颜六色,因为你都P图了嘛,自我修饰非常多。

但是,Bubble碰到就会破灭,有的Bubble会粘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Bubble,就是大家的Group mentality(群体心态)。群体心态也就是说,这群人比较相投,大家彼此促成Bubble在一起,变成更大的Bubble。

我们所处在这个时代,新的技术手段给了我们创造自我Bubble的机会。每人都在显示自己的多种可能性,其实,我们个体没有这么多样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的Ego被放得过分大了。我们所有的不安也是来自于:Bubble都有破灭的那一刻,而且是经常地破灭。你的日常工作变成了西西弗似的,每天不断地把破灭的Bubble重新再吹起来。

所以,每个人要塑造自己更坚固的不容易破的Bubble,我觉得要有更好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是关于如何跟自我Ego相处的教育,它会让你更理解自我的处境,把自己作为一个更独特的存在。

Q:如果一定让你说一下世界观的变迁,你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有什么样的不同吗?

许知远:没有本质不同,可能二十多岁时更乐观一点,更觉得自己能够改变一些什么。

Q:或者更狂妄?

许知远:当然会狂妄,人生都有一些狂妄的配额的,你要把它用掉,一般都年轻时候用掉总比中年时候用掉好。

Q:年轻的时候就耗尽了吗?

许知远:应该是耗尽掉表层的泡沫,把一些狂妄变成更内在的骄傲。那个骄傲会让你稍微显得笃定一点,年轻人尽量把狂妄的quota(份额)用掉,要不然它会折磨你的。

Q:所以年轻尽可能地去游历、去体验。

许知远:对,因为年轻的时候,你的身体感受,你的荷尔蒙,你的敏感性,都可以支撑你个人的冒险。当然,理想状态是一生都应该有这样的东西,但非常难,因为人必然会发生变化。

你的体验越多,这些体验都会留在你身体里面,变成你的一部分,它们在很多时刻可以回报你。说得功利一点,最简单的回报,至少到了老的时候,你躺在养老院里跟朋友你可以吹嘘干了各种各样的荒唐事。如果到了养老院里,你都没有得吹嘘,都没干过什么荒唐事,特别规矩地过了一生,你的人生多么可怜啊 。

Q:经历了什么才会把泡沫散尽,变得更笃定?那个更笃定的力量,更多地来自于什么?

许知远: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你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在哪里,认识到这点还是挺重要。

关于创业:答完考卷不下牌桌,坚信理想主义也能成功

Q:那咱就好好谈谈这个创业的故事,为什么会创业?有什么故事?

许知远:一拍脑门决定的呀,我一直有开书店的梦想,就是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我的周围就有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国林风书店等等。逛书店是我大学时代非常重要的部分,让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很多个下午、晚上,我都是在书店里过的,因为它比图书馆更开放,然后有很多新书,都是开架可以在这儿读。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样一个书店是非常温暖的,也是让人鼓舞的。那时候,我觉得我长大之后也开一个书店就好了。到2005年, 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辞职了。当时我还算是一个挺少年得志的一个年轻记者吧。离职后有一个短暂的空档,我觉得,哎呀不行,我们就开个书店吧!

开书店当时一年租金10万块钱,几个朋友凑一点钱,然后又凑了几个同事,几个朋友, 一开始凑了5万,后来又加了5万,变成10万,变成13个人做这件事情。后来这些朋友跟我说,当时觉得这个书店肯定会倒闭嘛,如果第一年不倒,第二年肯定会倒,当时他们就觉得好像陪我来玩一下。

然后他们有一天突然感慨说,竟然过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倒,不但没有倒,而且我们确实从1个店员的书店,现在变成了100多人的公司,有5家书店,还有不同的文创产品,生产自己的音频、视频,出版自己的书籍,而且能够为其他的独立书店提供一个更完整的概念。我们实际上挺像一个小的复合体的,所以变成今天这一步是非常意外吧。

为什么它一直没有倒?里面确实有很多谜。我的合伙人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一部分也是因为我们确实坚持了某些价值理想,这个理想又跟这个社会的一小群人的内心需求契合。我觉得经常是无名的读者们帮了我们很多忙,使我们坚持到现在。

当然我也非常感谢我们的投资人,挚信资本,他们对我们有一种非常不可解释的耐心和信心。他们觉得单向空间会成为青年文化的一个代表的符号,所以他们毅然决然地给我们投了一大笔钱。我们在不知道怎么花的情况下,乱花了一部分,然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Q:今天看咱们这堂课的同学,他们很多有创业的梦想。他们如果想创业,你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经验一:一定要找到你的Passion

许知远:我觉得Passion特别重要。你要反复问,你不做这件事情会怎么样?我会反复问自己,如果不开单向空间,我会怎么样?我觉得这会是我人生的巨大的损失。单向空间给了我一个面对世界的窗口。我想到这个书店如果能开到更多的城市,比如说我们在二线、三线城市都有单向空间,我们在那儿办沙龙活动。一个高三的年轻人,一个午后无所事事,他也不想考试,也不想准备那些习题了。他在书店里面突然打开一本书,看到某个片段,突然对他的人生有某种启发。这对我来说,是非常美妙的一个瞬间。

我希望有一天单向空间能在东京出现,在纽约出现,然后我们在那里做很多跨文化的交流,去讲述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情感、思想,与不同语言的人交朋友,彼此理解,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非常激动的一件事情。

经验二:现金流很重要,尽快找到自己的营收模式

许知远:找到自己的Cash flow(现金流),非常现实。我们一开始也有很多钱,觉得现金流没那么重要。但是,尽快找到自己的营收模式,这非常非常重要。

金钱对于同事是重要的,同事们不是仅靠你的理念驱动的。他们会被你的理想所感召一部分,但是你要给他们经济回报,要让他们过得好,让他们有生活有各种可能性,这是你的责任。

经验三:不断寻找自己的经度和纬度,观测更远的方向

许知远:没有头脑的激情是很危险的,没有地图的旅行是一个更危险的旅行,当然也是一个更富有诱惑性的旅行。

所以当没有地图的时候,就像你在航海过程中,你要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经度和纬度在什么地方,你要观测更远的目标。人生也一样,创业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否则你特别容易被波浪给卷走。

经验四:合伙人很重要,必须互相信任

许知远:我一开始有十几个合伙人,现在最关键的是,有三个真正在一起创业的合伙人。我们是很互补的关系。合伙人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只能擅长一部分,一个人是做不了太多事情的。

我觉得好的创业公司,其实某种意义上就得像一个好的Family吧, 一种非血缘的家庭。

经验五:与投资人要做到理念上的互相确认

许知远:我与投资人不常见面,但是我们有一种非常强的信任关系,我觉得是理念上的相似,而且我相信更长远的商业回报是跟理念确认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值得信赖的,而且都有长远价值的理念,最终会带来商业回报的。我和投资人都有这样的信念。

经验六:建立相对有效的中层,为自己的营收负责

许知远:我们建立了一个真正相对有效的中层,就是大家要为自己的营收负责。

我们这样性格的人,最终建立了一个现在看起来仍然非常简陋的KPI系统,但它仍然是个KPI系统。这个新的组织调整,会进来一些更有商业经验的同事,让它从一个更像文艺青年的公司转化成商业气质更强的公司。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读书】南京传

    600 MB

    876次浏览

    今日免费

  2. 2【读书】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702 MB

    587次浏览

    今日免费

  3. 3【读书】思维的囚徒

    370 MB

    202次浏览

    今日免费

  4. 4【读书】树木与房子

    478 MB

    790次浏览

    今日免费

  5. 5【读书】意志力

    457 MB

    439次浏览

    今日免费

  6. 6杨阳 短视频文案 粉丝倍增班-诚商数据

    200 MB

    992次浏览

    实用技术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